太原市礦產資源豐富,但礦種配套程度尚有欠缺。能源礦產以煤炭為主,金屬礦產以鐵為主,非金屬礦產以石膏、灰?guī)r為主,其他礦產相對缺乏。能源礦產具有大型礦床多,中小型礦床少的特點。其他礦產具有大型礦床少,中小型礦床多,富礦少,貧礦多的特點。
(1)能源礦產
太原市的能源礦產以煤為主,主要賦存于石灰系上統(tǒng)太原組和二疊系下統(tǒng)山西組地層中,主要分布于東山、西山及婁煩的北部一帶。有氣煤、肥煤、焦煤、瘦煤、貧瘦煤、貧煤、無煙煤等,煤種齊全,煤層穩(wěn)定。
多年來提交各種勘探程度的煤田地質勘查報告30份,勘探面積1296.46 km2,占整個含煤面積的94.77%,是江西省煤田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區(qū)。截止2000年底,查明儲量產地50處(大型32處,中型7處,小型11處),累計查明儲量6136936千噸、基礎儲量10952533千噸、資源量6594637千噸、資源/儲量17547170千噸,資源/儲量占山西省的6.8%。
(2)金屬礦產資源
金屬礦產資源以鐵礦為主,其次為鋁土礦。鐵礦查明儲量產地15處,其中上表產地8處(大型4處,小型4處),共查明儲量211974千噸、基礎儲量254760千噸、資源量40553千噸、資源/儲量660298千噸。礦石按成因分為:沉積變質型(鞍山式)鐵礦、接觸交代型(矽卡巖型)鐵礦、沉積型(山西式和屯留式)鐵礦。查明儲量中以沉積變質的貧鐵礦為主,占總儲量的98.72%;接觸交代型鐵礦次之,占1%;沉積型鐵礦僅占0.2%。查明儲量的鋁土礦產地2處(中型1處,小型1處),資源/儲量為6287千噸。
(3)非金屬礦產資源
太原市非金屬礦產比較豐富,經(jīng)地質調查已發(fā)現(xiàn)的礦種有:石膏、熔劑用灰?guī)r、玻璃用灰?guī)r、電石用灰?guī)r、耐火粘土、水泥用灰?guī)r、建筑用灰?guī)r、白云巖、磚瓦粘土、河沙等。
石膏:分布范圍較廣,儲量豐富。查明儲量的產地共有4處(中型3處,小型1處),累計查明儲量16208千噸、基礎儲量28840千噸、資源量34363千噸、資源/儲量63203千噸。分布于西山、東山及陽曲縣等地。上表產地為西山圪嶛溝、狼虎寺、晉祠和王興坪4個礦區(qū),均作過地質勘探工作。
石灰?guī)r:分布較廣泛,儲量豐富。主要分布于陽曲縣及西山地區(qū),查明儲量的礦產地共12處,其中:水泥用灰?guī)r6處(中型2處、小型4處),熔劑用灰?guī)r3處(大、中、小各1處);電石用灰?guī)r(小型)、玻璃配料用灰?guī)r(小型)、建筑石料灰?guī)r(中型)各1處。建筑用灰?guī)r資源/儲量為1080萬立方米,其余石灰?guī)r資源/儲量193064千噸,其中水泥用灰?guī)r91940千噸,玻璃用灰?guī)r390千噸,熔劑用灰?guī)r100126千噸,電石用灰?guī)r608千噸。查明儲量的礦產地灰?guī)r礦層為穩(wěn)定厚層狀,厚度及質量變化不大,延伸較遠,構造簡單,產狀平緩。
耐火粘土:資源豐富,產地多,分布廣泛,礦種齊全。主要分布于東山、西山及婁煩縣新開村一帶,已查明的礦產地共4處(中型2處,小型2處),查明資源/儲量12491千噸。
水泥配料用粘土:2處(中、小型各1處),資源/儲量10360千噸。
白云巖:成礦地質條件優(yōu)良,分布較廣泛,勘探程度較低。
磚瓦粘土:在各縣(市、區(qū))均有分布,資源十分豐富。
河沙:汾河自北向南從太原市流過,河沙資源較豐富。
(4)水氣礦產
地下水:全市天然水資源總量為5.33億m3/年。其中:地下水總量4.9億m3/年,可采量3.45億m3/年,開采深度為50~1200m。礦山采礦疏干基巖裂隙水面積1211.2km2,總排水量688萬m3/年。
地熱:目前發(fā)現(xiàn)的地熱水有三處,即神堂溝地熱田、平泉地熱田和省計統(tǒng)學校地熱井。神堂溝地熱田位于西山山前地帶,水溫43℃,水量為2520.3 m3/d,為含鍶硫酸鈣鎂型溫泉水。平泉地熱田位于西南西邊山山前地帶,面積3.75km2,水溫25℃,單井最大自流量達3500m3/d。省計統(tǒng)學校地熱井位于東山山前傾斜平原,水溫31℃,水量1328.16m3/d。
礦泉水:太原市內通過省級以上(含省級)鑒定的礦泉水點有9處,按達標組份可分為鍶礦泉水和鍶、偏硅酸復合型礦泉水兩大類,后者主要分布在小店區(qū)。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