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加入桌面
  • 手機版 | 無圖版
  •  
    行業(yè)頻道
    高級搜索 標王直達
    排名推廣
    排名推廣
    發(fā)布信息
    發(fā)布信息
    會員中心
    會員中心
     
    倫敦銅價 | 紐約銅價 | 北京銅價 | 浙江銅價 | 江蘇銅價 | 江西銅價 | 山東銅價 | 山西銅價 | 福建銅價 | 安徽銅價 | 四川銅價 | 天津銅價 | 云南銅價 | 重慶銅價 | 其它省市
     
     
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資訊 » 礦業(yè)信息 » 正文

    中國銅礦地理分布

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08-11-20   作者:佚名
    銅之家訊:  中國銅礦分布廣泛,在已查明的礦產地除天津以外的所有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,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。其中,江西、西藏和云南等3個省區(qū)

      中國礦分布廣泛,在已查明的礦產地除天津以外的所有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,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。其中,江西、西藏和云南等3個省區(qū)的儲量占全國銅礦儲量的47.1%(以1996年底保有儲量統(tǒng)計,下同)。銅儲量較多的還有甘肅、安徽、內蒙古、山西、湖北、黑龍江等6省區(qū),儲量合計2019.8萬t,占全國銅礦儲量的32.3%。以上9省區(qū)的儲量合計占全國銅礦總儲量的80%。

      從六大行政區(qū)分布來看,銅礦儲量分布最多的是華東區(qū)、西南區(qū),兩大行政區(qū)的儲量占全國銅礦總儲量的60.9%,各大行政區(qū)的銅礦儲量分布的比例:華北區(qū)11.4%、東北區(qū)6%、華東區(qū)31.4%、中南區(qū)9.8%、西南區(qū)29.5%、西北區(qū)11.9%。

      從三大經濟地帶來看中國銅礦分布具有明顯地域差異。三大經濟地帶按《中國大百科全書·中國地理》卷(1993)劃分:東部沿海地帶包括遼寧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、山東、江蘇、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海南等12個省區(qū)市(未包括臺灣省);中部地帶包括黑龍江、吉林、內蒙古、山西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等9省區(qū);西部地帶包括西北地區(qū)的陜西、甘肅、寧夏、青海和新疆,西南地區(qū)的四川、貴州、云南和西藏,共9個省區(qū)。三大經濟地帶的儲量分布比例:東部沿海地帶9.1%,中部地帶49.6%,西部地帶41.3%。

      圖3.7.1 中國銅礦分布圖

      


   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
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
     

     
     
    推薦圖文
    推薦資訊
    ?
     
     
           
    購物車(0)    站內信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