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加入桌面
  • 手機版 | 無圖版
  •  
    行業(yè)頻道
    高級搜索 標王直達
    排名推廣
    排名推廣
    發(fā)布信息
    發(fā)布信息
    會員中心
    會員中心
     
    倫敦銅價 | 紐約銅價 | 北京銅價 | 浙江銅價 | 江蘇銅價 | 江西銅價 | 山東銅價 | 山西銅價 | 福建銅價 | 安徽銅價 | 四川銅價 | 天津銅價 | 云南銅價 | 重慶銅價 | 其它省市
     
     
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資訊 » 礦業(yè)信息 » 正文

    銅礦礦床時空分布及成礦規(guī)律

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08-11-20   作者:佚名
    銅之家訊:  中國銅礦床時空分布及成礦規(guī)律有以下特征:  (一)成礦時代相對集中  中國銅礦成礦時代雖然從太古宙至第三紀都有不同程度

      中國礦床時空分布及成礦規(guī)律有以下特征:

      (一)成礦時代相對集中

      中國銅礦成礦時代雖然從太古宙至第三紀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,但主要集中于中生代,其次是中新元古代和新生代。從探明的大中型礦床的儲量在時代占有情況來看,據王之田(1988)統(tǒng)計的各時代銅礦儲量比例:太古宙0.6%,古元古代7.8%,中-新元古代16.5%,早古生代3.5%,晚古生代6.2%,中生代49.8%,新生代15.3%。

      從各期的地殼運動來看,自寒武紀以來,歷經加里東、海西、印支、燕山和喜馬拉雅各期的地殼運動,每期雖然都有相應的銅礦成礦作用,并形成礦床,但以燕山期生成的礦床最多。據郭文魁主編的1∶400萬中國內生金屬成礦圖說明書(1987)統(tǒng)計了115個銅礦的床(點)在各成礦期的比例,其中燕山期占46%??梢娿~礦床的形成在整個地史成礦期中,燕山期成礦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。

      (二)成礦空間分布相對集中

      從成礦環(huán)境來看,中國地處歐亞板塊的東南部,東與太平洋板塊相連,南與印度板塊相接。地層發(fā)育較齊全,沉積類型多樣,地質構造復雜,巖漿活動頻繁,變質作用也較強烈。這種復雜多樣的地質環(huán)境,形成了多種銅礦類型,主要分布在贛東北、長江中下游、祁連山及鄰區(qū)、中條山、西昌-滇中、三江地區(qū)以及黑龍江嫩江和內蒙古東部地區(qū)等。在這些成礦區(qū)帶已探明的銅儲量占全國銅總儲量的80%以上。

      (三)主要

    [1] [2] [3] 下一頁


   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
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
     

     
     
    推薦圖文
    推薦資訊
    ?
     
     
           
    購物車(0)    站內信(0)